-
斯里兰卡供水部代表团访问生态环境中心
应杨敏研究员邀请,斯里兰卡供水和地产基础设施发展部(以下简称供水部)辅秘A.C.M. Nafeel先生一行5人于3月11-17日来华进行工作访问。3月13日,代表团参加了由我中心组织的“中斯水中心发展战略研讨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曹京华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生态环境中心等院内单位代表,以及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京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带一路”环境科技与产业联盟等企业界代表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杨敏及Nafeel共同主持。魏源送研究员,中斯水中心(JRDC)斯方负责人S.K.Weragoda博士,中科院PIFI学者、佩拉德尼亚大学(以下简称佩大)前副校长S.H.P.Parakrama教授分别代表生态环境中心、供水部和佩大汇报了疫情以来的合作进展及今后工作思路,随后与会代表围绕中斯水中心可持续运行模式、水质监测、水处理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杨敏在总结中指出,中斯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JRDC作为中斯合作的纽带和平台,要瞄准斯里兰卡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国家需求,充分发挥中科院和佩大等的优势科技力量,加强对有关部门的支撑作用,打造可持续运行模式。
访华期间,代表团还分别访问了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馆,中国科学院及其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南海海洋所,以及京润环保等单位,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中斯科技合作、加强成果转化等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此次来访,是疫情后斯里兰卡首次派出代表团访问中心,对进一步夯实中斯科技合作基础、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
CAS-TWAS水与环境卓越中心
国际合作办公室
2023年4月3日
2023-04-03
-
中心召开2023年度人才工作推进会
3月28日下午,中心召开2023年度人才工作推进会。中心主任朱永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各实验室负责人、中心新近引进人才、青年科学家代表、青促会会员代表和优秀特别研究助理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宋茂勇主持。
人事处处长曹青做了题为《优化工作体系 强化引进培养 全力建设生态环境领域人才高地》的工作报告,从国家和院人才政策、中心人才工作现状、重点推进的人才计划和今年工作举措4个方面,对中心人才工作做了分析和展望。
周伟奇研究员和庄媛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青年科学家小组交流报告和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工作报告。
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就所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布局规划、团队建设机制思考、开拓引才渠道、激活青年人才活力、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宣传工作以及加强人才3H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朱永官做总结讲话。他指出,中心要持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弘扬务实求真的科学家精神,面向科学创新的“无人区”,勇立大志,敢闯敢干。要发挥“传帮带”作用,给青年人才铺道路、搭梯子,帮助青年科学家成长。要强化国内国际合作,整合各方各类资源,积极创造更大增量。要发挥每一个职工、研究生的人才引进宣传员作用,不断推荐和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到中心来。要扎实调研,认真落实好人才工作举措,为中心科研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事处
2023年3月29日
2023-03-29
-
魏源送研究员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3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名单已由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魏源送研究员当选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详情见:http://www.cppcc.gov.cn/zxww/2023/03/14/ARTI1678758239671372.shtml
综合办公室
2023年3月15日
2023-03-15
-
朱永官院士、贺泓院士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3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已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贺泓院士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详情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九号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3/13/nw.D110000renmrb_
20230313_3-04.htm
综合办公室
2023年3月14日
2023-03-14
-
阮挺研究员等获得2022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CAIA)特等奖
2月22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公布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获奖名单。由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阮挺和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润增等共同完成的“新污染物筛查方法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特等奖。
新污染物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问题是近年来全球环境化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新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特征及对生态效应风险的贡献难以用传统方法解析,需要研究方法的创新。自2006年江桂斌院士提出筛选和识别环境介质中新污染物的研究方向以来,获奖成员均在该研究方向上完成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筛选识别策略和分析方法体系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相继发展了“从物质到效应”和“从效应到物质”的研究策略,并针对性地建立了评估潜在污染物环境行为能力的方法框架。发现的若干新污染物被《斯德哥尔摩公约》文件、USEPA Methods收录;团队成员参与编写UNEP标准参考方法;在TrAC-Trend Anal. Chem.和Environ. Sci. Technol.组织分析方法和环境应用的研究专刊。上述工作带动了环境中新污染物筛选与鉴定的研究,成为全球新污染物研究的热点领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H. Fielder教授评价该成功模式已触发国际同行效仿。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当前,新污染物治理已成为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其中,发展筛选与识别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对我国典型地区新污染物组成分布、迁移转化和生态风险的准确理解;对于显著加强污染预防和政策管控、积极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获奖项目名称:新污染物筛查方法及其应用
项目完成人:阮挺,刘倩(女),李英明,傅建捷,刘润增,林泳峰,杨晓溪,刘艳娜,侯兴旺,王迎军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3月14日
2023-03-14
-
E方知库期刊群赴渝高校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主任、E方知库期刊群理事长张利田携E方知库期刊群旗下部分期刊编辑受邀走访了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和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并在三所高校进行了专场论文写作培训。
张利田就刊群的运营模式与三所高校的师生、期刊社编辑同仁进行了深入交流。他的报告围绕集群发起和建设,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编辑部如何提高审稿效率,如何打通刊群后台,实现稿件转移等工作展开,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在交流活动中,来自刊群各成员期刊的代表也分别介绍了各自期刊的情况。参与交流活动的老师有:《环境保护科学》编辑部主任岳佳妮,《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EEH(Eco-Environment & Health)期刊编辑陈秋会,《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胡长进,《生态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全元,《生态学报》编辑于恩逸,J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期刊青年编委、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江韬。重庆大学期刊社、长江师范学院期刊社、《三峡生态环境监测》,《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球人文地理》编辑部也派代表出席了相关交流会。另外,在长江师范学院的交流活动中,还隆重举行了E方知库期刊群理事单位的授牌仪式,热烈欢迎刊群新成员刊《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的加入。
论文写作培训活动由科萤书院承办。科萤书院副院长张洪研究员和秘书长雷沛副教授全面介绍了科萤书院的成立初衷、进行中的各项活动及科萤书院的愿景。在培训中,《生态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全元作了“从编辑视角讲述如何写好中文科技论文”的主题报告;《环境工程学报》编辑靳炜作了“学术出版不端行为的界定及应对举措”主题报告;科萤书院秘书长雷沛副教授作了主题为“知彼知己,严于律己——学术论文写作格式规范和典型案例分析”的主题报告;《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胡长进作了“从实验报告到科技论文—让稿件更受编辑和审稿人青睐”的主题报告。在培训现场,同学们就论文写作和投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同与会专家进行交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此次活动是E方知库期刊群2023年首次赴高校走访,也是科萤书院本年度的首场线下培训。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拓展了E方知库期刊群的对外合作领域,探索出刊群与科研机构、兄弟期刊深入合作的新模式,为刊群更好地提供学术传播服务,促进生态环境领域的学术交流开启了新途径。E方知库期刊群将继续聚焦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学术传播更好地服务。
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
2023年3月13日
2023-03-13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宣布会议
3月2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宣布会议在生态科研楼601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科院人事局局长孙晓明主持。生态环境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两委委员、科研和管理骨干以及职工代表等参加会议。
孙晓明首先宣读了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朱永官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朱永官同志任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房自正、宋茂勇同志任副主任;占剑同志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承志同志任副主任(试用期一年)。免去欧阳志云同志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职务,保留正局级;免去杨敏、贺泓同志副主任职务,保留副局级;免去张长城同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职务,保留副局级。
孙晓明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上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感谢他们为中心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的辛勤付出,并代表院党组向离任的欧阳志云等同志授予荣誉牌,表彰他们在担任所局级领导岗位期间的突出贡献。
欧阳志云在发言中感谢院党组的信任和指导,感谢中心全体职工、离退休人员和研究生的付出与支持,坚信新一届班子将带领中心在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跨越发展,“四个率先”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为生态环境科学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永官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发言。他感谢院党组的信任,感谢前几任班子为生态环境中心的发展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表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作为“国家队”“国家人”,生态环境中心肩负为国家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的重要职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和中心全体职工、研究生和离退休人员一起,积极整合国内资源,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把生态环境中心建设成为更有影响力的生态环境研究战略高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晓明局长宣布人事任免文件
为欧阳志云同志授荣誉牌
欧阳志云同志发言
朱永官主任发言
人事处
2023年3月3日
2023-03-03
-
中心召开2023年夏季批次预毕业生工作会议
2月28日上午,中心召开2023年夏季批次预毕业生工作会议。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房自正出席会议,150余名夏季批次预毕业生及教育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育处处长连静主持。
房自正书记在会上要求同学们高度重视学位论文撰写,注重格式规范,遵守学术道德,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完成学位论文。他勉励同学们主动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客观定位,合理预期,主动把握就业机遇,以积极的态度择业。他还提醒同学们关注身心安全和实验安全,调整心态,努力进取,相信同学们纵然“衣带渐宽”,最终都会学有所获,到达“灯火阑珊处”。
教育处工作人员分别就毕业答辩资格、学位论文评审和学位申请以及毕业派遣等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讲解,并细致回答了同学们关注的学位和就业相关热点问题。
教育处
2023年3月1日
2023-03-02
-
中心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饮用水新污染物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承担,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北宝山自来水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饮用水新污染物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会议形式在北京召开。
项目咨询专家组曲久辉院士、侯立安院士、马军院士、杨敏研究员、余刚教授、刘锁祥教授级高工、郄燕秋教授级高工、刘会娟教授、张亚雷教授等9位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水务处处长徐慧纬、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业务主管马浩,中心副主任杨敏研究员,科技开发处处长严岩、项目主管门彬,项目负责人胡承志研究员以及各课题负责人、课题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主持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胡承志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和总体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陈忠林教授、林涛教授、邓述波教授、胡承志研究员、贾瑞宝教授分别汇报了各课题的实施方案。项目咨询专家指出本项目的实施方案紧扣饮用水新污染物风险控制的主题,项目目标明确,科学问题清晰,研究内容丰富,技术路线合理,实施方案可行性强,研究成果可为饮用水新污染物风险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曲久辉院士、侯立安院士、马军院士进一步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与供水企业的沟通协作,真正做出可量化的效能和可应用的成果。项目咨询专家还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论证会后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凝练和聚焦研究目标,突出攻关重点,为项目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会议现场
科技开发处
2023年2月28日
2023-02-28
-
中心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和风险管控”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2月24日,中心组织召开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和风险管控”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朱利中院士、陈同斌研究员、何孟常教授、李芳柏研究员、贾永锋研究员、程和发教授、史建波研究员等7位专家组成员,江桂斌院士、中心副主任宋茂勇研究员、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王兰英出席会议。项目首席景传勇与各课题负责人、项目研究骨干共70余人参会。
宋茂勇研究员代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致辞,感谢科技部和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江桂斌院士发表讲话,要求项目组成员树立科学追求;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通力合作,及时沟通、汇报,并注重人才培养。
项目首席景传勇与课题负责人向专家组汇报了项目与课题总体实施方案。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实施方案紧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和风险管控的主题,研究成果可为重金属污染的分级分类防治管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专家组组长朱利中院士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始终紧扣核心目标、突出重点,做出方法创新、技术增量、推广应用、管理部门认可的研究成果。
项目首席景传勇对专家的指导进行表态发言,“在听取专家组宝贵意见后,研究团队对项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将努力做到集中、聚焦,做到重要、实用、实在。迎难而上,解决实际科学问题”。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2月28日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