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报:曲久辉院士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生态环境中心曲久辉院士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曲久辉院士长期从事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及应用,带领团队突破受污染水源生态修复、水质深度净化、供水安全输配等关键技术,创建城乡全覆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应用体系,支撑我国提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6.1,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可持续发展杰出水研究奖。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五年评选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今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国性劳模表彰。科技开发处人事处2025年4月29日<!--!doctype-->
    2025-04-29
  • 中心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委联系青年人才制度,及时了解青年人才的思想状态、工作进展和生活需求,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4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组织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2024年度新晋升研究员和正高级工程师、新引进青年人才代表20余人参加座谈,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人事处处长曹青等参加座谈。会议由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主持。会上,新晋升和新引进人员分别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就个人成长规划、研究方向转换、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双轮驱动等作交流分享,并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青年人才成长、加强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朱永官院士逐条回应人才关切,给出了殷切关怀和指导。朱永官院士对中心青年人才展现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战略思维水平表示高度认可,分享了自己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以及在科研生涯中的特殊经历和切实感受。他表示,青年研究员要以新岗位为新起点,树立归零意识,更加谦虚好学,加速创新进步;要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友善互助,团结协作,携手建强“生态环境科学”学科国家科研队;要努力承担时代责任、永葆科研热情,不断进取,奋勇拼搏,打造国家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第一方阵”,迅速成长成为生态环境领域领军人才,实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由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的战略跃迁。科技开发处和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创新文化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引导激励科研人员全力以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解决基础研究“脱实向虚”、应用研究“舍近求远”、技术攻关“趋易避难”等问题。青年人才纷纷表示,要主动把握发展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敢于创新突破,扛责在肩,奋勇攻坚,在抢占生态环境科技制高点中贡献青春力量。人事处2025年4月25日
    2025-04-25
  • 中心举办2025年度知识产权培训会
    为迎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开发处于4月24日上午在海淀园区主会场和密云园区分会场举办了2025年度知识产权培训会,中心副主任胡承志、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中心研究组组长、知识产权专员等60余人参会,会议由科技开发处副处长罗莎主持。胡承志在开场讲话中强调了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近年国家在促进专利转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方面的要求、围绕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对AI驱动科研新范式背景下的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本次培训会精心安排了三个特邀报告,内容详实、层次丰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所所长肖尤丹研究员围绕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主要挑战和重大机遇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北京专利代办处)受理部负责人陈晨结合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业务工作,重点介绍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和登记工作流程。智慧芽解决方案专家、高级知识产权师张丽从工具利用的角度分享了AI发展及应用、AI赋能科研创新及成果管理等方面内容。最后,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效果,巩固培训学习成果,科技开发处开展了知识竞答活动。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互动,气氛活跃。中心已连续多年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培训活动,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心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心副主任胡承志开场讲话培训会场知识产权宣传展览科技开发处2025年4月25日<!--!doctype-->
    2025-04-25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2024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群公开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昌顺利召开
    “4月20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2024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江西农业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会议得到了协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支持。本次会议是“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首次举办开放式的公开实施方案论证会。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魏辅文院士、副校长游金明、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永涛、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处长马强、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张严等参加会议。会议由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处长刘荣霞主持。本次会议聚焦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核心议题,旨在锻造一支具备国际前沿竞争力的创新型青年科学家队伍。中央民族大学马天笑讲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洪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梅志刚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刘焱序副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振宏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赵玉金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伏正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段涛教授、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蔡明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中国农业大学梁俊毅教授共10位项目负责人依次汇报各自项目的研究任务、关键方法、实施路径和预期成果。报告涵盖极度濒危物种黔金丝猴种群复壮的遗传机制与保护技术、大熊猫主食竹类的大面积识别与结构测量技术、鄱阳湖长江江豚和鱼类声光融合智能监测与健康评价技术研究、耦合生态水文—经济社会过程的中国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模拟器、基于光资源驱动的刺槐人工林碳水协同的林分结构优化定向恢复技术、内蒙古草原灌丛化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监测预警与精准防控修复技术研究、干扰因子数量增加背景下典型草地生态系统的响应过程及调控机理、退化草原植物多样性监测轻小型装备研发、基于多源遥感和人工智能的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快速监测评估与风险诊断技术研究、“土—草—畜”耦合系统温室气体收支高精度模拟及其定量评价与预测等10项内容。汇报结束后,来自江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的14位专家组成的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内容进行质询与评议,并就项目技术路线、实施路径及可行性对项目负责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强调,各项目要坚持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注重项目层面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成效,推动标志性成果产出,提供创新性乃至颠覆性的解决方案。中心杨洪波研究员代表“大熊猫主食竹类的大面积识别与结构测量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团队在会上做了项目实施方案汇报。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2024年获批的10个“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正式步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项目将围绕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国家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2025年4月23日<!--!doctype-->
    2025-04-23
  • 中心召开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例会
    3月26日下午,中心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例会在生态楼510会议室召开。中心副主任宋茂勇,14名研究生辅导员,以及教育处和党委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处处长连静主持。宋茂勇首先为中心新聘任研究生辅导员颁发聘书。连静做了题为《2025年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方案》的报告。她介绍了中心研究生思政工作责任体系概况及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并对2025年辅导员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与会辅导员围绕师生活动联建形式、师生沟通方式方法、研究生科研压力疏导,以及重点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追踪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宋茂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第一,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与导师、支部书记、心理联络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营造良好交流氛围。第二,辅导员要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好日常关心关爱,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宋茂勇勉励辅导员加强学习、认真履职,做实做细工作,践行使命担当。此次会议明确了2025年辅导员工作任务,为辅导员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持续探索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切实发挥辅导员作用具有促进意义。辅导员工作交流研讨教育处2025年3月28日<!--!doctype-->
    2025-03-28
  • 中心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分区分类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综合评估与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3月22日,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委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分区分类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综合评估与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心傅伯杰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秀彬研究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宋晓东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舒俭民研究员、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周远波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国彬教授、中心刘国华研究员八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咨询,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研究员、计划财务处处长刘博高级会计师、项目负责人严岩研究员以及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资源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十家项目参与单位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张洪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领导委托,介绍了科技部对“十四五”生态专项的管理理念和最新要求,并代表中心致辞,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科技支撑和监管能力意义重大,中心将全力保障项目实施,确保项目任务目标全面落地实现。严岩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朱晓华研究员、中心伍星研究员、兰州大学邓晓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杜虎研究员、中心曲来叶研究员分别汇报了五个课题的实施方案。专家认为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为提升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支撑与监管能力、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科学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咨询论证专家肯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该项目任务是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和模式进行系统地梳理、评估、筛选和集成,并开展应用示范。项目于2024年12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获批立项,获批后项目组立即展开了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其他项目实施准备工作。本次会议通过了实施方案论证,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会后项目组即刻召开了内部会议,根据专家组意见,讨论优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及各项任务时间节点,为项目实施进一步打好基础。本次会议为进一步推动项目研究任务有序开展,保障项目目标顺利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科技开发处2025年3月27日<!--!doctype-->
    2025-03-27
  • 中心召开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报告会
    2月24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开发处组织召开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报告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曲久辉院士,部分学术委员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项目负责人及科技开发处相关人员出席。本次报告会重点选取了2024年度结题的部分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进行深入交流。各项目负责人围绕项目申请背景、研究进展及成果产出等方面进行报告,参会委员与项目负责人展开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互动热烈。曲久辉院士在发言中提出,青年科研人员要着力强化科学问题凝练,明确研究目标和关键任务,加强原创性研究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深入思考,力争产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动中心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持续提升。本次报告会有效促进了中心多学科学术交流,对于提升基金项目完成质量、推动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开发处将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优化项目管理机制,为中心抢占生态环境科技制高点提供有力保障。科技开发处2025年2月28日
    2025-02-28
  • 中心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
    2月21日上午,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生态科研楼601会议室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中心主任朱永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各党支部(总支)书记、副书记等5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张秀丽主持。会上,张秀丽传达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规定,要求各党支部(总支)书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张秀丽还传达中国科学院相关调研报告,并介绍“从坟头村到双清路”主题活动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安排。纪委副书记、纪检监督与审计办公室主任陈劲憬部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举措》,主要从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制度建设等方面部署中心各党支部(总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举措。陈劲憬还传达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精神,要求各党支部(总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政治根基。占剑做了题为“讲政治 抓融合 重实效——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党课报告。占剑对各党支部(总支)抓好中心的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讲政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凝心聚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履行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责任,这是根本,必须严肃认真;二是抓融合,明确任务重点,健全机制举措,促进党建与业务内部融合和外部联动,这是关键,必须常抓不懈;三是重实效,对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求,找差距、想办法,确保支部生活充满活力,这是目标,必须求真务实。最后,朱永官强调,一是各党支部(总支)要深刻认识到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相连,要秉持求真务实精神,抓落实、促创新,将党建工作融入科技创新征程;二是各支部开短会、多交流,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在党建引领下,打破常规,勇攀科研高峰,力争中心成为世界引领性的研究机构。朱永官希望,大家能以饱满斗志、阳光心态、激情精神,为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中心主任朱永官讲话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做党课报告会议现场党委办公室2025年2月21日
    2025-02-21
  • 我中心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月10日,中心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座谈,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曹志萍、副处长王海华,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周伟奇研究员等出席会议。中心科技处张洪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刘贤姝分别代表合作双方介绍了正在开展的工作和合作设想,一致认为双方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扩大合作领域,助力双方事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朱永官与陈添做总结讲话,一致认为中心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已经联合开展了多项工作,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各自优势的互补性与互促性很强。要以本次签约为契机,扩大合作领域,在生态环境相关领域,共同推进美丽首都建设,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落地。同时,立足北京大国首都定位,通过国际合作等平台,在国际上讲好北京如何引领大都市建设典范的中国故事,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角度,提升我国的整体影响力。会上,双方还就GEP-R、城市微生物过程、大气污染治理研究、人才交流等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科技开发处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2月12日<!--!doctype-->
    2025-02-12
  • 中心党政领导春节前夕看望离退休老同志
    龙归沧海辞旧岁,蛇衔春色报新元。在2025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切实做好对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的关心关爱服务工作,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别走访慰问了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和部分生活困难的老同志,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关怀和祝福。每到一处,领导班子成员与老同志们促膝长谈,关切地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健康状况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向老同志们介绍了中心2024年取得的成绩以及2025年的工作规划。过去一年,中心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使命导向的基础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为科技制高点的争夺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2025年,中心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加速推进科技制高点的攻坚任务,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力量。此外,领导班子成员热情邀请老同志们撰写回忆文章和提交老照片积极参与“从坟头村到双清路”主题活动,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激励中心全体人员接续奋斗。老同志们一致表示,尽管他们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仍然会持续关注中心的发展,并且会在相关主题活动中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老干部办公室2025年1月27日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