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青促会小组举办“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第六期
5月2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小组和团委在环境科学楼报告厅联合举办“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第六期暨“与优秀科学家面对面”,本期报告嘉宾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里京研究员,以“海洋和全球气候变化”为题进行报告。会议由青促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小组组长庄媛研究员主持。成里京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如何准确测算海洋主要状态变化,给出气候变化的更准确的科学证据。同时,以自己本科→博士、助研→研究员成长中的心路历程为主线,生动有趣地分享了课题组在更精准测算上述变化中所啃的“硬骨头”,展现了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执着。报告兼具科学深度与人文温度,引发与会老师和同学的热烈反响与积极互动。“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命名,旨在鼓励青年职工积极探索如何围绕瓶颈问题啃硬骨头。成里京研究员报告参会人员合影留念中心青促会小组中心人事处中心团委2025年5月27日 <!--!doctype-->
2025-05-27
-
中心召开研究生代表座谈会
为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与生活需求,5月21日上午,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与三十余名研究生代表进行了座谈。教育处连静、闵可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研究生代表们结合自身学习与科研经历,就学业发展规划、科研与生活平衡、营造科研文化氛围等问题向朱老师请教,并针对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完善运动设施等提出了建议。朱老师分享了他在科研生涯中的深刻感悟与宝贵经验。他勉励同学们要以在中心的学习时光为新起点,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加速自身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倡导同学们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团结协作的学术氛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携手为“生态环境科学”学科发展贡献力量;期望大家勇担时代使命,心怀科研热忱,在生态环境领域不断探索进取,努力成为中心科研事业的新生力量,为中心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贡献青春智慧。他强调,研究所将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首位,教育处要尽快对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助力学生成长。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在中心的学习机会,主动把握科研发展机遇,勇敢迎接学业挑战,积极创新突破,在中心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现研究生群体的青春风采与责任担当,为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研究生代表座谈会”是中心领导和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倾听学生心声、为学生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方式,今后将持续举办。座谈交流会现场教育处2025年5月26日<!--!doctype-->
2025-05-26
-
祝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所友周集中教授、刘建国教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本次共有120位院士以及30位外籍院士入选,以表彰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所友周集中教授、刘建国教授当选!周集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1986级校友。现任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系环境基因研究所所长。微生物学家,系统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系环境基因研究所首席教授、所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其科研团队首次研制了广泛用于生态、农业和工业等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功能检测和鉴定的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并在微生物群落构建理论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微生物机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刘建国,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现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Rachel Carson讲席教授、大学杰出教授,系统综合与可持续发展系统整合中心主任。2018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复合系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在人与自然耦合机制,远程耦合系统等方向作出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拓展了生态学研究领域,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原文链接 https://www.nasonline.org/news/2025-nas-election/人事处2025年5月22日<!--!doctype-->
2025-05-22
-
中心召开党支部书记交流座谈会
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情况,以“学精神、强作风、促攻坚”为主线,围绕深化改革、进一步巡视整改以及“三项制度“专项工作,5月19日上午,中心召开部分党支部书记交流座谈会,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部分科研党支部书记代表、管理部门负责人等15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占剑主持。会前,参加座谈会的支部书记围绕当前重点工作以及党建和科研业务开展情况,在认真听取所在支部党员的意见的基础上,汇聚支部的智慧,研提当前存在的困惑、困难、问题和有关建议,增强会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开好座谈会做好充分会前准备。会上,各党支部书记积极畅所欲言,进一步聚焦党建与科研业务怎样融合、激发青年人创新动力等积极建言献策。与会管理部门负责人围绕党支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回应,并梳理形成进一步工作的清单举措。朱永官在讲话中指出,希望中心树立科学至上、卓越至上的文化,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内在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也是党的工作目标,希望在形式上与实质上都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放在一起部署和落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他提出管理部门要加强几个方面的交流,包括研究组长交流讨论、普通党员座谈会、研究生座谈交流会,不断提升对抢占科技制高点、追求卓越科学目标的思考。占剑在总结中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强化理念共识,进一步聚焦抢占科技制高点,促进“四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服务保障,推行党建项目化清单式服务;三是强化沟通交流,构建分级分类的沟通机制;四是强化能力提升,多组织针对性的提升党务工作能力的培训。会议现场党委办公室2025年5月20日<!--!doctype-->
2025-05-20
-
中心第21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成功举办
5月17日,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密云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21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地球科学嘉年华暨社区青年汇科技探索活动在密云顺利举办。中心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秀丽代表中心出席开幕式,本次科学盛宴共吸引近万人参与。开幕式上,密云区政府副区长施辉阳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北京市团市委副书记丁蕾为青年科技工作者送上“青春成长礼包”,活动主办方、承办方的主要领导嘉宾共同启动象征科学探索的装置。“地球科学梦想嘉年华”以4个研究所为核心,共设置了10个各具特色的活动展示区,包括4个研究所内的室内探访区和6个精彩纷呈的室外展区,引领公众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在“沉浸式”的探索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本次活动中心为公众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科学项目,深受欢迎。其中“生态环境分析仪器平台展示”与“显微无界:球差电镜探秘之旅”诠释高端资源科普化的神秘面纱,“冬眠的昆虫去哪里了”和“自制一把不会淋湿的雨伞”成为最受小朋友喜欢的动手科普项目,“生态监测车与机器探测狗”“膜法世界-污水变清水”及“探索神奇的3D打印世界”则将科学知识与互动参与有机结合,“大气污染治理:科技与生活共绘蓝天”和“水体污染物综合毒性预警原理、技术与应用”更多地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垃圾分类知多少”与“生态环境科普知识答题”的游戏区域排起了长龙,众多青少年和家长们共同参与,张霜副研究员的《蚂蚁—丛林霸主的爱恨情仇》通过微观生态视角展现生物群落的生存智慧受到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外,科学家精神展示活动也吸引了众多观众。本次活动是中心在科学传播方式上的一次创新尝试,借助学科优势,与其他三个研究所共同组建地球科学领域的“科研天团”,打造地学科学知识盛宴,为首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践行了2024年中心与密云区政府科学传播合作协议的初心。“地球科学嘉年华”活动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科技日报、光明网、中国科学报、北京卫视及北京科技报等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媒体链接:科技日报:“地球科学梦想嘉年华”举办 公众在“玩”中感受地球科学魅力光明网:北京密云上演地球科学嘉年华,近万名公众共赴科学盛宴科学网:密云上演地球科学嘉年华,近万名市民共赴盛宴北京卫视:共赴科学狂欢盛宴“地球科学梦想嘉年华”来啦!_北京时间北京科技报:播撒科学火种,点燃青春梦想——第21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暨社区青年汇科技探索活动成功举办活动现场综合办公室2025年5月20日
2025-05-20
-
生态环境中心召开可持续发展会议之2025:生态环境与星球健康研讨会
5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可持续发展会议之2025:生态环境与星球健康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北京师范大学余刚院士受邀出席,中心领导、两院院士、学术委员会及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人员、博士后及研究生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主持。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作主旨报告,回顾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服务国家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的贡献,总结了中心在重要科学发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环境治理系统性解决方案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他表示,中心作为一所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生态环境科研机构,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整体、全面的持续推动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康乐院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蝗虫群聚信息素的发现、合成与应用,既为解决生物灾害防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可借鉴的方法论。张远航院士系统回顾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大气污染的基本特征、国家科技计划总体布局及标志性成果,深入分析了新格局下大气环境科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余刚院士围绕科技需求分析、发展趋势差距、科技战略目标和科技任务对策等方面,重点介绍了面向美丽中国的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战略研究。参会人员与报告人积极互动,交流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曲久辉院士对三位特邀专家的精彩分享及对中心科技创新的指导与支持表示由衷感谢,他结合特邀报告内容分享了思考与体会,并对中心相关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贺泓院士强调了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融入到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工作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研究员表示,中心一直以来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希望中心继续发挥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庄媛研究员代表青年职工表达了对中心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仰之情,陈水清同学作为研究生代表,结合研究方向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科研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记责任使命,为加快抢占生态环境科技制高点,积极贡献青春力量。占剑在发言中表示,本次会议报告和研讨发言,内容涵盖从微观到宏观多尺度研究,充分体现了对生态环境领域科技的思考与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将为中心今后的科研工作带来重要启示。本次可持续发展会议旨在深入回顾我国生态环境科研事业的奋进历程,探讨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促进生态环境领域学科交叉融合,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新视角、新思路,为推动中心加快抢占生态环境科技制高点提供有力保障,共同为科学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作主旨发言康乐院士作特邀报告张远航院士作特邀报告余刚院士作特邀报告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曲久辉院士发言贺泓院士发言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研究员发言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主持青年科研骨干研讨交流会议现场会议现场科技开发处2025年5月20日<!--!doctype-->
2025-05-20
-
2025年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5月16-19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发起的“可持续发展会议2025之生态环境与星球健康”在中心成功召开。来自美国、英国、荷兰、芬兰、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斯里兰卡等11个国家的18位科学家、教育家、管理者与中国学者齐聚北京,共同探索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创新方案。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会议聚焦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围绕“星球健康”的跨学科研究,设置5个主题: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饮用水复合污染与可持续供水、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效益、大气污染与低碳路径、土壤污染与同一健康。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化学会著名国际期刊ES&T执行主编、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David Waite,2024年李光耀水奖获得者、荷兰KWR水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Gertjan Medema,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雪城大学杰出教授Charles T. Driscoll,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洛桑研究所教授Steve P. McGrath,东京大学教授Kazunari Domen等5位国际顶尖专家,以及中心研究员廖春阳、刘刚、郑华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昆士兰大学、赫尔辛基大学、莫勒图沃大学的5位国际学者与中心青年科学家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展开了热烈交流,共同展望One-Health框架下的合作未来。可持续发展会议是中心于2024年创办的国际研讨会,迄今已邀请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46个机构的75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共同倡议One-Health理念,为科学促进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朱永官院士做大会致辞 主旨报告现场 圆桌讨论现场国际合作处2025年5月19日
2025-05-19
-
美国化学会发布回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50周年专刊
5月13日,美国化学会 (ACS) 回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50周年虚拟专刊正式上线。专刊遴选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ACS旗下环境类期刊过往发表的35篇代表性论文,ACS旗下生态环境领域高水平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Environment & Health同步发布Front Cover,并配发Editorial文章“Celebrating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Environment & Health专刊封面该专刊展现了中心卓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引领性。在中心成立50周年之际,该专刊的发布将有力推动中心构建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激励青年科学家在已有坚实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奋斗,抢占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制高点,服务于我国在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方面的重大需求。专刊网址:https://pubs.acs.org/page/vi/eco-environmental-sciences-50yearsEditorial网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5c04509中心青年学术委员会2025年5月18日<!--!doctype-->
2025-05-18
-
喜报:曲久辉院士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生态环境中心曲久辉院士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曲久辉院士长期从事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及应用,带领团队突破受污染水源生态修复、水质深度净化、供水安全输配等关键技术,创建城乡全覆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应用体系,支撑我国提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6.1,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可持续发展杰出水研究奖。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五年评选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今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国性劳模表彰。科技开发处人事处2025年4月29日<!--!doctype-->
2025-04-29
-
中心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委联系青年人才制度,及时了解青年人才的思想状态、工作进展和生活需求,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4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组织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2024年度新晋升研究员和正高级工程师、新引进青年人才代表20余人参加座谈,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人事处处长曹青等参加座谈。会议由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主持。会上,新晋升和新引进人员分别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就个人成长规划、研究方向转换、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双轮驱动等作交流分享,并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青年人才成长、加强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朱永官院士逐条回应人才关切,给出了殷切关怀和指导。朱永官院士对中心青年人才展现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战略思维水平表示高度认可,分享了自己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以及在科研生涯中的特殊经历和切实感受。他表示,青年研究员要以新岗位为新起点,树立归零意识,更加谦虚好学,加速创新进步;要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友善互助,团结协作,携手建强“生态环境科学”学科国家科研队;要努力承担时代责任、永葆科研热情,不断进取,奋勇拼搏,打造国家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第一方阵”,迅速成长成为生态环境领域领军人才,实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由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的战略跃迁。科技开发处和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创新文化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引导激励科研人员全力以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解决基础研究“脱实向虚”、应用研究“舍近求远”、技术攻关“趋易避难”等问题。青年人才纷纷表示,要主动把握发展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敢于创新突破,扛责在肩,奋勇攻坚,在抢占生态环境科技制高点中贡献青春力量。人事处2025年4月25日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