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司法局调研中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
    12月11日,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崔杨一行到中心调研,并就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开展座谈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出席会议,会议由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张庆华研究员主持。占剑代表中心对崔杨一行表示欢迎,对北京市司法系统给予中心环境司法鉴定工作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心基本情况。张庆华研究员汇报了司法鉴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并分享了中心环境损害鉴定支撑地方司法的典型案例。崔杨对司法鉴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表示肯定,对中心为北京市司法系统提供的科学支撑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做好标准、规范等的建设,打造司法鉴定的北京品牌,引领司法鉴定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做出更大的贡献。占剑总结指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科研队伍要坚守公平、公正、规范的职业操守,发扬科学家精神,建设人民可信赖的司法鉴定队伍。中心将继续在北京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积极开展司法鉴定工作,为国家环境司法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参观中心实验室座谈会现场司法鉴定中心科技开发处2024年12月13日
    2024-12-13
  • 国家公园学术年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12月6日至8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国家公园学术年会在云南省昆明市顺利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科技支撑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来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5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开幕式由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丁仁展主持。中心副书记占剑在致辞中表示,中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单位的交流合作,支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陈利顶研究员代表中国生态学学会介绍了学会的建设历史和机构设置情况,以及学会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并将大力支持中国生态学学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专业委员会(筹)的建立,以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西南林业大学校长王卫斌、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田建宏也分别为大会致辞。大会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徐卫华和西南林业大学于君宝教授共同主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北京师范大学葛剑平教授,西南林业大学郭辉军教授,青海大学赵新全教授,北京大学吕植教授,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利顶研究员,云南大学李博教授等7位专家,就国家公园建设的挑战与对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监测体系构建、云南省国家公园探索与实践、三江源草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他有效措施、景观生态学在国家公园规划中的作用、国家公园植物入侵的潜在威胁等方面作大会报告。另外,本次会议设置了13个分会场,涵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国家公园共建共治共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绿色发展、生态监测、自然教育与科普等主题方向。国家公园学术年会旨在分享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以支撑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建设与管理。国家公园研究院2024年12月11日<!--!doctype-->
    2024-12-11
  • 中心第十届学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12月5日,中心第十届学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学位委员会主席傅伯杰院士主持,16名学位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对2025年冬季批次的研究生学位申请进行了审议和无记名投票,全票通过了25名学术博士生、2名学术硕士生和6名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位申请;会议审核并投票通过了1名中心博士生导师资格申请;审核了11名新增行业导师资格申请和6名专家列入行业导师备选清单申请。教育处 2024年12月10日 
    2024-12-10
  • “王如松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心召开
    2024年11月30日,为纪念王如松院士逝世十周年,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了“王如松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聚焦王如松院士的学术思想及其在生态学领域的深远影响,吸引了王院士的同事、学生代表及实验室师生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由实验室副主任郑华研究员主持。在致辞中,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书面致辞)、中心副主任胡承志研究员和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于贵瑞院士深切缅怀了王如松院士,指出在当今“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时代,传承和发扬王如松院士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研究员作了《王如松院士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扬》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王院士的核心理念和学术遗产。会议期间,王如松院士母校淮北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马颖也作了《践行如松精神,培养时代新人》报告,并分享了王如松院士纪念室的建设情况。此外,与会人员重温了王如松院士在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报告—《城市复合生态与生态基础设施》,并参观了他的手迹、历史照片和出版书籍展览。与会学者围绕新时期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研究展开了深入讨论,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王如松院士的学术思想,进一步推动生态学科的发展与创新。王如松院士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城市生态学的奠基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王如松院士学术思想的深刻回顾,也为实验室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和交流的机会。研讨会深刻贯彻了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要求,激励了在场的科研人员继续勇攀学术高峰,为新时期实验室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12月3日<!--!doctype-->
    2024-12-03
  • 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第一届“生态环境菁英班”开班仪式举行
    11月27日下午,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共建的第一届“生态环境菁英班”(以下简称菁英班)开班仪式在北京林业大学综合楼举行。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副校长张志强出席仪式。42名第一届菁英班全体学员,以及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仪式。仪式由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主持。王洪元在致辞中指出,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合生态环境中心设立菁英班,旨在融汇科教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出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栋梁之材。占剑在致辞中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首届菁英班学员到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将大力支持菁英班建设,配备优秀导师,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帮助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提升科研素养、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高质量发展。开班仪式上,朱永官院士以《生态系统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为题做第一课报告,报告内容展现了国际科学前沿,富有学术思辨,为菁英班学员带来首场“学术大餐”。报告后,学员们与朱院士积极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在菁英班首次班会中,双方部门负责人对学生重要关切问题依次解答,双方班主任分别介绍了菁英班的实施方案和未来班级管理等方面情况。设立菁英班是落实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与高校科教融汇、构建贯通式联合培养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尝试,旨在通过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开班仪式现场朱永官院士做开班第一课报告教育处2024年12月2日
    2024-12-02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召开2024年离退休工作会议
    11月27日下午,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4年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在生态科研楼601会议室召开。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介绍中心发展近况。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心离退休工作委员会成员、离退休协调小组成员和部分离退休代表现场参会。朱永官代表中心领导班子向离退休老同志长期以来对中心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离退休老同志是单位发展传承的基石,对中心的贡献不可磨灭,希望老同志能多记录和分享智慧和经验,同时中心也会尽力提供医疗和生活上的便利,确保大家的健康和幸福。期待老同志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心发展,宣传中心文化,帮助吸引更多高水平的青年人才,共同迎接建所50周年的到来。占剑从中心总体情况、核心任务、年度重点工作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四方面介绍中心发展近况。详细介绍了中心加快抢占生态环境科技制高点的重点举措、全力推进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聚力科研攻关、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办好研究生教育、推进科技条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下一步,中心将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提升效能、优化创新生态,也将继续尽心尽力服务好老同志的晚年学习和生活。党委委员张秀丽主持荣休仪式,朱永官主任和占剑副书记为2024年退休的同志们颁发证书和慰问品。杨克武代表退休人员讲话,他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对中心未来的发展表达了美好的祝愿。整个环节充满了温馨和感激之情,展现了中心对退休人员的深切关怀和祝福。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张文婧汇报了中心离退休工作的开展情况。从强化党建引领、引导老同志发挥作用、助力安享晚年和狠抓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心离退休工作。现场参会的离退休人员还进行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答题,以增进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老干部办公室2024年11月30日<!--!doctype-->
    2024-11-30
  • 先导引领,创新启航——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我国典型新污染物风险识别与控制前沿技术”启动会暨2024年度工作会顺利召开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我国典型新污染物风险识别与控制前沿技术”启动会暨2024年度工作会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大气海洋与生态环境处处长任小波、江桂斌院士、指导专家,以及专项各级负责人、核心骨干、中心职能部门相关人员80余人参会,会议由中心科技开发处处长张洪主持。江桂斌院士回顾了中心在新污染物研究方面做出的奠基性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该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希望专项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聚焦国家需求,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来推进专项执行,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任小波在发言中强调,要加强协同创新,将专项研究工作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转变科研组织模式,形成创新合力;要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重大成果产出,不断巩固和提升我院在新污染物研究相关领域的优势地位。专项负责人王亚韡研究员围绕专项研究目标、总体思路、研究方案、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和年度重要进展进行了汇报。四位项目负责人阮挺研究员、廖春阳研究员、宋茂勇研究员和祝贵兵研究员分别汇报了项目的基本情况、研究进展及工作基础、人才队伍与条件保障等内容。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专项的立项意义,认为专项研究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并在关键科学问题凝练、项目间协调配合、标志性成果产出、专项成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王亚韡研究员代表专项向专家表达衷心感谢,并表示专项将认真吸收专家的指导意见,确保专项按计划、高质量的实施。中心还在会后组织了先导专项档案管理和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专项档案管理能力,加强专项知识产权布局、保护和管理水平,为专项顺利实施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与会专家合影任小波处长致辞江桂斌院士致辞专项负责人王亚韡研究员汇报科技开发处2024年11月30日<!--!doctype-->
    2024-11-30
  • 中心主办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ES)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英文领军期刊项目
    11月15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完成公示。中心主办的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JES)入选英文领军期刊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旨在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持续增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力与国际影响力,服务科技强国建设。该计划以5年为周期,面向全国科技期刊系统构建支持体系,是迄今为止我国在科技期刊领域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支持专项。2019年起开始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一期项目。2024年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启始年,共设置英文单刊、中文单刊、高起点新刊、高水平办刊人才培育、集群(集团)化试点5个子项目。经项目申报、资格审查、答辩会评和结果复核,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产生入选项目共计463项,其中英文领军期刊项目50项。JES入选英文领军期刊项目是对其学科引领力和学术影响力的高度肯定。未来JES将继续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环境综合治理;不断争取和刊发国际一流研究成果;力求跻身并稳定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行列,为科研人员获取高质量学术资源、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提供专业服务,为高水平论文在国内期刊优先发表提供平台支撑。衷心感谢中心领导和专家同仁对JES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JES官方网站:www.jesc.ac.cnJES投稿网站: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jescJES期刊主页: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2024年11月22日
    2024-11-22
  • 曲久辉院士荣获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奖
    当地时间11月20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峰会,期间举行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奖颁奖仪式,将可持续发展杰出研发奖授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院士,以表彰他在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今年是该奖项首次在水研究领域颁发,体现出对中国水科技巨大进步的认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lav W. Hermanowicz教授代表可持续发展奖评委会,介绍了曲久辉院士在“从源头到龙头”饮用水净化、水生态保护以及污水资源概念厂等方面的成就。随后,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彼得·诺贝尔向曲久辉院士颁奖。曲久辉院士在发言中表示,十分荣幸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奖。他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团队在水处理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他指出,水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水科技发展将惠及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并期待与更多机构开展合作,为全球水危机提供“中国方案”。可持续发展奖由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于2022年设立,分设实施领导力奖、杰出研发奖和特别贡献奖。杰出研发奖聚焦于应用科学,奖励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包括能源、水和农业等领域。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彼得·诺贝尔向曲久辉院士颁奖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11月21日
    2024-11-21
  • 中心青促会小组举办“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第五期
    11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小组在生态楼601举办“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第五讲,本期报告嘉宾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刘歆研究员,分别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两个环境地球科学创新故事”、“冯康——独创‘有限元’,开启无限可能”为题进行报告,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占剑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心青促会小组组长庄媛主持。朱院士通过化学领域制造和确认污染正反两个方面的几个小故事,介绍了五位化学家不屈不挠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提出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过程中全局性视角和完整的逻辑体系的重要性,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要坚持和坚守,奔着困难去而不是绕着困难走,力求突破原创性的方法和理论框架,为青年科学家抢占科技制高点起到有力的指引作用。刘歆研究员分享了中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冯康先生的一生。介绍了冯康先生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独立于西方所创造了有限元方法,以及该方法对计算数学发展所起到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和在科学与工程计算各相关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刘歆还分享了冯先生披荆斩棘、引领学科发展的科学视野;提携后辈、甘为人梯的广阔胸襟。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组建了CAX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将弘扬冯康精神与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紧密结合。“啃硬骨头”系列报告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命名,在鼓励青年职工积极探索如何围绕瓶颈问题啃硬骨头。此次活动联合研究生会,也是中心工会 “聚力创新 智汇双清”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一次尝试,旨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学科交流促创新。参会人员合影留念朱永官院士报告刘歆研究员报告中心青促会小组人事处研究生会2024年11月14日<!--!doctype-->
    2024-11-14